当前,农村信用社在全国金融行业中存款结构不优、资金成本提高、不良贷款和应收未收利息仍然不低的问题依然存在。转型改制,就是给信用社解下包袱,松开手脚,这必将打开农村信用社加快走向现代农村金融机构的大门,也为信用社在“中间业务时代”提供了一次难得机遇。 农信社的中间业务发展仍较滞后,不仅压缩了其生存空间,也影响了农信社的经营形象和“三农”业务的拓展。在改制过程中,不能走老路,翻盘的做法不可取,要走出信贷扩张的怪圈。农信社若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全以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进行管理和运作;农信社若想在发展中赢得一杯羹,必须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为主要经营渠道的模式调整到以中间业务为重点的发展方向上来。 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混业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潮流;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各商业银行都在转变经营的着力点,纷纷推出自己的金融衍生品、理财产品,中间业务的种类越来越多,单就理财产品而言,中国农业银行的商品类产品、中国银行的汇率类产品、中国光大银行的股票类产品都在金融市场内占有重要份额。针对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而言,农信社如何从劳动量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移,农信社由传统金融到现代金融的距离还有多远? 目前,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品种仅局限于代发工资、代扣利息税、代收电话费、代办保险、业务咨询等业务品种,构成比较单一,基本上以传统的中间业务为主。一些保管箱、委托业务、代买证券、代买基金等科技含量高、收益性好的新兴中间业务基本上尚未涉足。同时,市场营销力度不够,考核指标不科学,POS机和信通卡的使用比率不高,卡内存款不高,ATM机的作用尚未充分体现。 改制成为商业银行后,农信社需要以中间业务为契机,分析市场环境,研究同业经验,提出中间业务的发展思路,从而进一步打造中间业务领域的特色产品、专属产品,推动农信社金融服务现代化进程迈出新的一步。 一是要树立一种全新的营销观念。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广告宣传、门面包装、柜面服务等外在形式,要在细分市场、开发产品、满足客户需求等方面做足文章。基层员工要深入开展市场调查,接受客户委托,适应客户的需要,及时了解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在积极拓展代理保险业务同时,利用营业网点分布广的优势,增大开办代收、代付业务的范围,将服务领域开拓到农家乐旅游、农副产品批发、水电燃气费、大型商场购物刷卡、考试报名、医疗保险、学子学费奖学金等各个领域,适时推出和提供优质、高效、全方位的系列化金融服务,逐步盘大、盘强中间业务,从而带动个人负债和个人资产发展以及提高客户忠诚度。 二是要把握好中间业务起步的两个基点。应把有限的财务集中于电子化建设,改进服务手段,提高经营的水平与效率。当前电子化建设既有投入不足、普及率低的问题,又有人才缺乏、软件开发不力的问题,所以这两方面都应增加投入。要实现中间业务的大跨越,就必须建立一整套的科技、产品、人才相协调的工作机制,争取办公、贷款、财管等系统上线,早日实现理财、信贷等新产品的前台操作。在省联社为中间业务发展创造技术和信息条件的同时,要加强对中间业务产品拓展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养,提高员工素质,注重和珍惜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是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的关系。中间业务不是从属于存贷款业务的辅助业务,更不能依靠中间业务当作吸收存款和占领市场份额的手段;二是中间业务与效益的关系。加大对中间业务资本投入力度,积极拓展电子银行业务,加快ATM机的布放,在已安装取款机的基础上,争取早日安装存取款机和查询机,同时尝试离行式ATM机的安装,争取早安装早受益;三是中间业务与风险防范的关系。中间业务虽是资产负债之外的业务,但并不是无风险的业务,发展中间业务一样要注重风险防范,中间业务的多元化是建立在以创新效益、可控风险的前提下。 发展中间业务、开发科技产品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农村信用社要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金融超市”依然任重道远。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农村经济生活中各种经济主体和社会公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抓好中间业务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力争早日实现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三者的并驾齐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