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艺术的思想基础是儒释道。儒家思想用一个字概括就是仁,释家思想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空,道家思想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无。所以东方艺术以空灵、气韵作用于人的感官,通过直接表达真善美体现儒家仁的思想,通过留白的形式体现释家空灵的精神,通过气韵表达道家似有若无的非常道理念。
自魏晋始,老庄的自然观开始作用于东方绘画思想,强调绘画的终极意义就是“人”的存在和需求,强调保持艺术的纯粹。唐宋始,禅学思想进入中国文人绘画,解脱了语言的困境,直抒性灵的生命意识成为笔墨艺术的最高旨归,“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成为“游於藝”的前提,筆墨一途發展為超功利的纯粹性表现..... 西方艺术史在古典主义之前,艺术是宗教的婢女。古典主义如波提切利的《春》 ,拉斐尔的《雅典学院》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它们的伟大不在于技法而在于把人提升到和神一样的地位,展现了人文主义的光辉。 之后在塞尚带领下现代主义艺术开始超越古典主义。 现代艺术从新古典主义(代表作如雅克·路易·大卫《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开始到抽象派结束,在美学上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浪漫主义代表作如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认为艺术应该表达人的精神解放; 现实主义代表作如米勒的《拾穗者》,认为真正的艺术应该描述眼睛所见的真实。 印象派代表作如莫奈的《印象·日出》,认为真实世界是由光和色组成,艺术应该表现光影在色彩中变化的美; 后印象派如梵高的《向日葵》,认为之前的艺术都企图写外部世界之实,而他们要直接表达基于情感的真实; 立体派毕加索一生经历了早年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盛年的“黑人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时期”,实现了西方现代艺术史的革命性突破; @表现主义的蒙克在完成了写实的基础训练后不断的对自己突破,用色彩,用形式,用空间突破传统的造型艺术,色彩审美,甚至用绘画艺术更直观的表达哲学态度; 野兽派马蒂斯最终在美学的突破层面得到认可; 后来的热抽象康定斯基延着梵高-高更-马蒂斯的美学方向推进;冷抽象蒙德里安延着塞尚-毕加索的美学方向推进,最终艺术通过否定和抛弃绘画负载的内容及画面形式,被提纯为最基本的元素:色块、点、线、面。 最后极少主义连意义都抛弃了,宣称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艺术不负载任何意义。至此,艺术是什么的追问结束了,现代走向当代。 那么,从西方艺术史的追问中,你是否看到儒家的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影子呢?是否看到佛家悟空的影子呢?是否看到道家“无”的影子呢? 如果答案是存在的,东方思想的种子结成了当代艺术之菓,那么东方思想的故乡为什么没有成为当代艺术之菓的主要产地(如同佛教产生于印度今天的佛教却主要在东亚东南亚,基督教产生于中东今天的基督教却主要在欧美)?东方思想的故乡除了产生思想,是否也应当产生当代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