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金融历史,可谓是波澜壮阔,风起云涌。但令人意外的是,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强监管”却发生在这个时代,这个时候。不由得让人拍手称快,又心思重重。 接管是方法过程 就在2020年7月17日,中国银保监会在官网发布消息称:将依法对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时代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和新华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六家机构实施接管。 与此同时,中国证监会也宣称:自2020年7月17日起至2021年7月16日,对新时代证券、国盛证券、国盛期货依法实施接管。 银保监会的说法是,鉴于天安财险等六家机构触发了相关法律法规,为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信托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对上述六家机构实施接管,接管期限为一年。如接管工作未达到预期效果,接管期限依法延长。 证监会给出的理由是:鉴于新时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机构隐瞒实际控制人或持股比例,公司治理失衡,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的秩序,根据有关规定,决定自2020年7月17日起至2021年7月16日,对新时代证券、国盛证券、国盛期货依法实行接管。 看到这里,不明真相的人肯定是一头雾水,略知一二的人就会倒吸一口凉气。不禁发问:这是为什么? 总之一句话:出了问题摊上事了呗! 不过,勇哥可以欣慰地告诉大家,即使这九家机构被接管之后,都不会影响客户交易和公司正常经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接管组及托管组一定会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公司稳定经营,依法维护金融、保险、证券市场规范、安全运营以及当事人、投资者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 此次接管是全面彻底毫无死角的。自接管之日起,被接管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停止履行职责,相关职能全部由接管组承担。接管组行使被接管机构经营管理权、接管组长行使被接管机构法人代表职责。未经接管组批准的对外签约一律无效。 其实,“接管”一词不是什么新词儿。可在当今时代,用在金融保险、证券领域就是“新事”了。采取接管的方法也不是从今年开始的。那是从2019年5月24日,央行与银保监会接管包商银行,才把接管大幕正式拉开。从此,金融、保险、证券的强监管时代正式启幕。这就应验了一句古话:不是不报,时机未到,时机一到,必定要报。 世间万事,有因会有果,有果必有因,这是必然的因果关系。老天让你亡,必先让你狂,出来混是要还的。别说中国的监管部门没有能力,没有能耐,也不去讨论“接管”的作用几何?这样的等待与忍耐是为捕捉最佳时机。在获取了证据,摸清了套路之后才能抓得准、打得狠、治得透、行得稳、管得严、走得远。所以说,接管不是监管部门的无奈之举,是必要的方法与过程。 首次对包商银行实施接管时,是由于包商银行大量资金被大股东违法违规占用,形成逾期,长期难以归还,导致包商银行出现严重的信用危机,触发了法定的接管条件才被依法接管。接管后,在原包商银行的基础上设立了一家新的银行,叫蒙商银行,收购承接原包商银行在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全部资产、负债、人员。原包商银行在内蒙古自治区以外的4家分行则由徽商银行收购承接。原本于2020年5月23日到期接管,但由于疫情影响,不得不将接管期延长六个月。 金融出现乱象,尤其是金融控股公司乱象,早已引起中国金融高层的充分关注。前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对金融控股公司明确表态,严厉指出了一些金控公司存在的问题。新到任的央行行长易纲也曾敲打过金控集团说,少数野蛮生长的金融控股集团存在着较大风险,抽逃资金、循环注资、虚假注资以及通过不正当的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等问题比较突出,带来跨机构、跨市场、跨业态的传染风险。应该说,对于金控集团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了。 金融控股集团的兴起源于2002年。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各类金控和“准”金控平台近60家,主要有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实业、互联网企业等发起的四类金控公司构成。 勇哥分析认为,这些金控集团普遍存在五大问题:一是业态众多分散,系统各自为政,缺乏集中管理;二是业务信息化程度较低,数据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三是高成本低效用获取数据;四是风险防控能力差,缺乏严谨、科学、全流程的风险监测;五是违规违法操作现象严重。 整治是措施手段 这些年,金融乱象、保险乱象、证券乱象,搅浑了市场,扰乱了经济秩序,侵害了国家和民众利益,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此前的几年中,勇哥连续报过e租宝案、黄金佳案、卓达集资案,收到很好效果。对于影子银行、理财机构、保险及证券黑洞我也分析披露了不少。然而,从国家层面上真正开刀治理这些乱象,可以说是刚刚开始并任重道远。不过,我倒是觉得很有深挖、细挖、狠整、狠治,一抓到底的必要。 2019年的9月,上海滩金融+地产大佬,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自首后被上海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证监会主席曾强调,必须在2020年底前完成各类交易场所存量风险的清理工作。 2020年4月16日,北京金融监管局“一气儿”印发了《北京市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指引(试行)》等4个监管文件,业界直呼:史无前例的融资租赁强监管时代来了! 2020年5月初,河南、浙江也开始了对汽车金融行业的强监管。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些行业将面临更加严厉的行业强监管势态,不容得再弄歪的,玩邪的。 勇哥注意到,本次接管由两大监管部门同步行动,分头接管九家机构,涵盖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分析接管原因,无非就是这些机构没有能力自行化解风险,采取接管加托管的手段,在监管机构和有实力的同业机构的参与帮助下,扭转目前不佳的经营状况,从而促进存量风险得以有效化解。采取这样的措施,一方面,监管部门不必承担和介入被接管机构的经营责任,而是由懂管理、会经营的专业团队全盘负责;另一方面,托管机构同时作为监管问责的主体,也便于接管方与托管方以及被接管主体之间的权责明晰。 规范是根本目的 无论是接管也好,整治也罢,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规范市场,依法经营,稳健发展。这也非常符合国情民意。因为,中国政府高层和中国金融监管部门一直希望更多的资金能够流向实体经济领域,而现实呢?我们不难看出,很多资金流向了流动性更容易且利润率更高的金融地产领域。当前,人民币汇率面临美元加息的贬值风险,国内PPI升高有进一步传到至CPI,势必导致严重通货膨胀的风险。所以说,中国金融领域面临着既不能扩大M2,又必须输血实体经济的两难境地。 勇哥认为,如果用金融去杠杆的名义要求那些资本派系们还清银行债务,那么这些巨量资本就能释放到实体经济领域中去,实现这个目标是不是有点儿难?所以,为了防止资本大佬们违规携带巨量资本转移外流,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十分必要。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与政府及监管高层的期望发生了偏离。已经严重触及了法律法规和民众利益。作为企业,无论是公与私,以追求最大利益为目的没有毛病,你站在自己立场上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也不为过,你自私点儿人们也能理解。但是,你只顾家不顾国,只为自己,不管他人死活,这就是逆天之罪,不可饶恕。 大家心知肚明的某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截至2017年6月底,已经控股参股44家金融公司,涉足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基金、租赁、期货等,覆盖了金融业全部牌照,其控股参股的金融机构资产规模高达3万亿。其曾经染指的公司有近百家,旗下还有千家空壳公司,很多公司连集团内部高管名字都说不清楚。就是这么一个金控公司,依赖其内部的严格保密机制、公关团队、媒体控制等手段,得以长时间隐形运营,而且风光无限。此前有不少媒体报道了该金控集团的种种经营手段和操作事实,在此,我就不再细述了。针对当前金融形势,勇哥的建议是:在接管、整治、规范的同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市场准入,把控好掌门人入职关口,密切监控其系统的经营行为。 严监管时代的到来,一定能够加快实现金融、保险、证券市场逐步稳健发展的目标。不久的将来,人们又会见证一个繁荣发达,国泰民安的新景象。严监管也会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三大利好:一是规范和净化了金融保险和证券市场,有效保护了民众利益;二是倒逼金融保险和证券业增强自律和风险防控的意识与能力;三是国际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事实告诫人们:在泡沫中狂欢的日子不多了,做好潮水退却后的准备,是我们即将要面对的现实。所以,广大投资者也大可不必过度担心。虽说上周指数出现大跳水现象,但对于市场反而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指数这一轮爆发拉升之后,有一定的套利落袋需求,不可能天天大涨!从另一个角度看,管理层需要的是趋势行情,不是稳拉猛涨。通过这两次“降温”,是为呵护长期的行情走势。每一波行情过后都会有洗盘接力,大家就把心放好。因为货币宽松政策没有改变,成交量还非常大,上一轮踏空资金正在跑步进场。所以,对于中国金融市场的未来,勇哥一直信心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