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文联副主席、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协会宣传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阎雪君文学创作讲座于2019年5月8日下午在河北省会石家庄隆重开坛,众多作家及文学爱好者聆听了讲座。雪君风趣幽默的讲座风格,深入浅出的诗情书道,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震撼了全场,叫响了石门。
阎雪君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从村里、乡里,干到县里、市里、省里,又干到了北京去。他当过信用社员工,宣传干部,也从事过银行工作,如今已成为知名作家。2000年10月,他的首部以农村信用社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原上草》,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后,在业界引起很大反响。 前不久,他的长篇小说《性命攸关》在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最高级别杂志《中国作家》发表,开创了金融作品登陆该杂志的历史先河。 到目前,阎雪君已发表文学作品360余万字。其中发表和出版长篇小说5部;发表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戏曲剧本70篇(部)。其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厚的大地情节和鲜明的金融特色。是一位深受读者爱戴的金融作家。 有评论说,农村、金融、信天游,是组成阎雪君颇具励志和传奇色彩人生的三要素,也是他文学创作的不竭源泉。进入新世纪后,他的工作地点已经是中国的心脏地带,长安街、金融街,但他在京城和塞外雁北的不断往返中,始终牵挂着自己的家乡,不仅在家乡种植着百亩田地,也因此获得了近距离观察和感受中国农业发展、农村变迁、农民现状的宝贵窗口。阎雪君的新作《天是爹来地是娘》触及了很多时代的大命题,如精准扶贫、金融扶贫、集体资产流失、土地流转、大农业等;也呈现了当下农村生活的诸多矛盾,如新的恶霸势力滋生抬头,乡村伦理体系面临崩塌;还描绘了新农村的风情,塑造了农村各色各样的生动人物。可以说在金融扶贫的主题下,绘制了一幅全景式的当下中国农村画卷,上演了一场高亢嘹亮的信天游大戏。 阎雪君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农家子弟,参加工作后又是多年在同农村直接打交道的信用社、农行工作;调入农行省分行后还直接参与了扶贫工作,在1995年就曾写过关于扶贫的报告文学《"财神"扶贫不靠钱》,那时他就提出了先进的扶贫理念,提出要同农民建立鱼水情,情感上首先要融合;扶贫要扶志,要解决农民思想上的贫困,如果扶贫只是助长了农民等靠要的思想,那脱贫也会返贫;扶贫要依靠市场,产业扶贫要按照市场规律来;扶贫还要扶教,让农民有文化,懂科技,变输血为造血。那时的扶贫工作还未达到今天的"精准扶贫"阶段,但他提出的这些扶贫理念在今天依然能应用到实践中去。 成为中国金融作协主席后,他又参加了中国作协组织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活动,又回到自己的故乡深入调查研究农村问题。所以,他很自然地处在了扶贫、农业和他的本职工作金融的交汇点上。在《天是爹来地是娘》中,令人惊讶的是,闫雪君触碰到了很多时代的大命题:农业扶贫、精准扶贫、金融扶贫。在他前期的长篇小说创作中,一般只写作一个方面,而这一次却对这些大命题进行了穿插交织的集中式书写。 就凭阎雪君对农村和农民这种深厚的感情,不用问也能断定他一定是个孝子,"天是爹来地是娘"就是他的由衷之言。他虽然早已是城里人,如今甚至是北京人,但对农民的理解和热爱依旧不减丝毫。他书里写了形形色色的农民,他曾总结过中国农民的特点:勤劳、真诚、实际、知足、乐观、热情、灵气、炽热、个体户、保守、软弱、精神胜利、认死理等深刻的理解源于深刻的热爱。除了孝敬父母,帮助乡亲,阎雪君这么多年还资助了一百多位农村学生上学,还帮助其中的很多人解决了工作问题,他真正做到了回馈故土,造福一方。 阎雪君的文学土地非常丰饶,他在这篇土地上耕耘收获,建造了自己的文学天地。阅读阎雪君的《天是爹来地是娘》,有年少时阅读《艳阳天》的感觉。那时我们憧憬的农村是艳阳天式的,有好人坏人,阶级斗争,但是在一片和谐中运行,是那时每个人心中向往的田园牧歌。在当时的语境下,觉得《艳阳天》是很不错的。闫雪君年少时读的第一本小说就是《艳阳天》,也许农村生活的文学场景,那时已在他的心底留下了投影。不管时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都希望中国的农村是艳阳天,因为那里是我们的故土,是我们的根。正如小说的题目,天是爹来地是娘,敬畏天地父母,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来处,也会知道自己的去处与归途。 阎雪君说:“其实我就是个四不像。因为我参加中国作协活动时,人们都说我是银行人,但金融系统的人又都说我是个作家;回到村里,乡亲们说我是城里上班的人,而京城里的同事却又说我是村里人。” 作为雪君的好朋友,我也斗胆给他定个位:凡人•名人•阎雪君。当然还是个大写家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