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统计能力及统计数据质量,规范前端源头业务数据录入,滦州农商银行持续深化“统计数据基础转型年”活动,完善内部流程、强化学习培训、严格审查整改,将数据治理工作常态化、持久化,不断提升统计业务数据治理工作质效。
完善内部流程,夯实工作“根基”。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的监管数据质量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以行长为组长的金融基础数据统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计数据质量专项治理工作的具体组织领导和实施,建立起全面提升统计数据质量的长效工作机制。二是制定实施方案。认真学习贯彻上级部门工作要求,立足实际,制定《统计数据质量提升方案》,涉及存贷款标准化、非现场监管报表、金融基础数据、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客户风险、人行统计报表六个方面,细化工作举措,确保工作有据可依、落实落细。 强化学习培训,更新知识“储备”。一是精准学习。制定统计人才培训计划,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监管部门和省联社下发的相关文件,强化统计人员对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统计制度业务等内容的把握力和执行力。二是强化培训。创新学习方式,通过视频培训、现场培训、工作群互动等方式,不断提升员工理论素养和工作技能。截至10月20日,该行累计开展各类培训11次,累计覆盖人员达350人次。 严格审查整改,提升统计“效能”。一是确保检查到位。加强考核监督,将数据治理纳入综合考核,作为日常管理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成立专项检查小组,采取“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定期+不定期”两步走方式,对各信贷部门、营业网点涉及对公存款、个人贷款、小微企业主贷款等统计事项进行详细检查。二是确保整改到位。汇总检查出的问题,认真分析查找问题原因和薄弱环节,及时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及整改期限,委派专人监督,实行“销号式”整改,杜绝“边治理边新增”,不断提升统计报送人员、前台业务人员操作规范性,确保统计数据质量治理到位。截至10月20日,已完成数据整改70笔,金额34552.84万元,其中对公类贷款涉及贷款投向、农村区域与城市区域认定不准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别认定不准确共19笔、金额33280万元,个人类贷款涉及农户与非农户认定不准确、小微企业主贷款借款人主体信息认定不准确共7笔、金额737万元,存款类型认定不准确44笔、金额535.84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