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观察分析 >> 正文
沧州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如何促进产业兴旺的调研分析

2021年04月12日 10:42:12  来源:泊头联社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牢牢把握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市“四件大事”之一,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各项重点任务有力有序推进。

    一、全市乡村产业兴旺调研开展及问卷汇总情况

    (一)三农政策知晓率较高

    沧州市于2020年开展了“乡村产业兴旺”专题调研工作,问卷调查分为村干部或企业主问卷和村民问卷两类,村民问卷显示,有73.6%的村民听说过相关政策;村干部或企业主问卷显示,有94.9%的人听说过国务院或农业农村部政策,有84.6%的人听说过本地政策。

    (二)规模户类型以种植、养殖为主

    参与问卷调查的村,企业、个体工商户和规模农户的类型分布为:种植规模户和养殖规模户的占比较高为48.9%,其次是农村电子商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占比为24.7%,农产品加工和物流流通类型占比为15.3%,乡村休闲旅游业仅占比4%左右。从以上类型分布可以看出,目前乡村企业、个体工商户和规模农户从事的都是比较传统的生产类型,新兴农业经济体以及精深农产品加工业还有待于培育发展。近七成村干部或企业主认为家乡农业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还需改善。

    (三)农产品缺乏一体冷链运输

    调查显示,村民耕地种植品种分布情况为: 用于种植五谷的占比为87.1%,其次用于种植水果和蔬菜,占比分别为13.6%和12.5%。约80%以上的耕地能实现机械化耕种,但是拥有农产品“冷藏、运输、加工、销售”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的村比例仅为21.4%,有将近八成的村虽然有规模经营,但是农产品流通的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

    (四)乡村生活悄然变化

    70%以上的村民认为,近几年乡村变化较大,近年来乡村医疗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障越来越好,给村民生活带来安全感和幸福感,全市城乡居民医疗参保率达81.3%;再就是乡村的产业结构和乡村经济也在悄然变化,36.5%的村集体经济达到5万元以上,五金机电、汽车配件、针纺加工等企业逐步在农村落地生根,给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当地农民增收。

    家乡变化的主要理由,67.8%的村民认为是源于政府政策的扶持,47.8%的村民认为变化来自农民自身的努力,认为外出的本地人回来拉动产业发展的仅占1.8%。另外,年轻人返乡创业率不高,六成以上年轻人不会返乡创业。约五成村民有过创业打算,但因资金不够或难以承担失败风险而放弃。

    (五)村民对提高生活水平期盼度较高

    问及对农村实行产业兴旺后的期望,95%以上的村民期望提高生活水平,77%以上的村民期盼改善农村以往的面貌,64%以上的村民期盼缩小城乡差距,并愿意为乡村振兴付出自己努力。

    七成以上的村干部或者企业主认为衡量产业兴旺的标准应该是生产能力强,产品品质好。阻碍乡村产业兴旺最主要的原因是农业区域特色和整体优势不足、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其次是产业布局科学规划不够。
    
    二、全市乡村发展现状及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创新做法

    (一)立足产业兴旺,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以现代园区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高端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观光旅游业。打造果品、蔬菜、畜牧、水产等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共创建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37个,5个县列入全省畜牧业大县,生猪、肉鸭、肉鸡列入省级特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形成了以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协调、绿色发展的新格局。全市现代农业园区总数达94个,其中20个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7个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省现代农业精品园区。全市拥有农业院士工作站7个,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9个;拥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5个;国家级“星创天地”5个,省级“星创天地”42个,省级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38个。

    (二)着眼内生动力,强化完善政策支撑

    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编制出台了《沧州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方案》《关于加快乡村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聚焦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土特色产业、乡村新型服务业、乡村信息产业等六大产业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市场导向、政府支持,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

    (三)搭建流通平台,助推乡村融合发展

以加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手段,按照“一个平台、三级架构、四级服务、一体化运营”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智慧农业建设,加强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实现市级电商平台纵向与省有关部门、市内各大市场、生产基地和信息采集点等相联,横向与市外农产品信息网络、互联网、科研单位及新闻单位联网,目前已建成县级农村电商分中心10余家,全市供销社系统电商业务网络销售总额超10亿元,培训电子商务人员近3万人。

    (四)强化金融支持,畅通金融惠农通道。

    实施乡村振兴,解决好“三农”问题,离不开资金支持,这就需要金融力量的融合和支撑,而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以及一些地方法人银行,有其深厚的人缘、地缘优势,是联系“三农”的重要纽带,与乡村振兴战略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作为地方农村金融机构也在积极研究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结合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和需要,致力于产品、服务和模式创新,打造适合“三农”的金融拳头产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例如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在全省县域农村广泛开展的“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截止2020年末,全市农信社对农户建档超53万户,建档立卡农户比例超98%,信用评级比例达到100%,授信用信农户达到10.5万户,这个数据还在逐年增长。农信社“双基”共建举措,在解决农户贷款难难题,增强农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与可得性,完善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帮助农户提高金融知识水平和培养金融风险防范及信用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推动全市普惠金融深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三、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居民参与程度有待提高

    通过调研走访了解到,受农村教育经济条件限制,很多群众对乡村振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认为乡村振兴是政府的事,是上级的要求,存在“等靠要”思想,对一些惠及自身的项目,存在政府投入就干,不投入就等待观望,缺乏积极主动地融入乡村振兴的主人翁意识。

    (二)乡村振兴产业基础有待夯实

从产业类型看,全市产业类型以从事种植类、养殖类生产为主,农产品加工大多数停留在产品初级筛选和加工阶段,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从产业融合情况看,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能力不足,少数涉足服务业的经营主体主要提供采摘、农家乐等服务,服务水平不高,特色不足,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新兴农业业态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培育加强。另外,乡村仓储、冷链、物流等服务还较缺乏。

    (三)新型农民知识技能有待加强

    受学历、理念等因素影响,大多数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业主等获取供求信息的途径比较单一,对“互联网+”“订单农业”等现代化管理手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强,虽然生产规模扩大了,但生产方式仍然比较传统。一些农户抱着“搭便车”的思想加入专业合作社或注册家庭农场,虽然进行了工商登记,但定位不明确、管理不规范,运作随意性大,缺乏长远规划,发展壮大难。

    (四)农村金融支持制度有待创新

    随着脱贫攻坚如期收官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全市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加速,涉农新主体、新业态不断涌现,农村金融需求日益增长。但从整体来看,当前农村信贷投入依然不足,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依旧难以满足“三农”发展的要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堵点依然存在,农业风险大,回报周期长,质押物少,抵押率低,征信数据少,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农业保险的规模与农村经济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不相称,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瓶颈,农村信用环境和信用体系不健全,金融机构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存在惜贷现象,一些政策性担保融资公司业务选择标准较高,农村规模小实力弱的经营主体很难获得融资机会。

    四、促进乡村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选好基层党支部领头人,实践证明一个好的带头人,能带出一个好班子、建设一个好村子。因此配强支部班子,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产业体系

    根据本地资源优势,以特色种养业为基础,推动与之配套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生产经营服务业发展,通过农村二三产发展推动一产提升。增强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区域性特色明显的乡村产业体系,确保农民分享流通环节增值收益。在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乡村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点。
   
    (三)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乡村振兴需要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加快完善以农机化技术学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涉农职业院校为主体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需求。鼓励支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返乡农民工、基层农技人员创(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大学生村官到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就业、兼职、锻炼,并享受国家和省规定的高校毕业生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

    (四)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立足城乡融合发展,构建由政策性银行、农村金融(农信社、农商行、村镇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及保险公司、券商和期货公司共同构成的既竞争又合作的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大力推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适度竞争中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切实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二是推动农村宅基地确权、农村土地“三权”(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后一系列的产业落地政策实施,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房屋的抵押登记流转的管理机构,打破土地流转瓶颈,真正启动和用活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并依托农村土地、宅基地、农机具等进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引进大数据、云存储、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新技术,打造“金融+科技”的农村金融业态,真正为乡村振兴引入金融活水。

    三是完善农业政策保险体系,持续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进一步发展主要农作物保险、主要畜禽保险、重要“菜篮子”品种保险,推广农房、农机具、设施农业、制种等保险业务。        

【作者:位保峰】  
 >>相关新闻
 >>财经新闻
河北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河北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河北金融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镜像、复制、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河北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有权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非河北金融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对于文中内容、文字的真实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
★如有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20天内与本网站联系。
 信用社 农商行
 财经
河北省联社邢台审计中心召开全市农信社(农商银行)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工行保定分行积极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主题宣传活动

 图片新闻
阳原农商银行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参观泥河湾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阳原农商银行党
张北农商银行“课堂+实战”,筑牢消防安全防线
张北农商银行“
邢台农商银行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邢台农商银行召
唐山农商银行城区支行全力提高员工队伍综合营销能力
唐山农商银行城
永年联社“一站式”金融服务助力中国·邯郸(永年)标准件厂商联谊暨产品展示会
永年联社“一站
冀州农商银行召开新员工入职见面会
冀州农商银行召
 金融服务与生活
滦州农商银行助力春耕备耕获赠“双”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