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联社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金融市场化的稳步推进及监管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规范同业业务发展,农信机构在金融市场的广阔蓝海中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近些年来,农信机构资金业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诸多风险问题,农信机构亟需聚势谋远,确保资金业务量质并举,促进农信机构高质量发展。 一、农信机构资金业务面临的挑战
近些年来,农信机构通过同业、债券、票据、理财、信托、资管等业务积极拓展营运渠道,盘活富余资金,为提升整体效益作出了一定贡献。但伴随着跨市场产品与交易结构的不断创新,交叉性金融产品层层嵌套,参与角色众多且穿透复杂,受经营理念错位、管理基础薄弱、专业人才短缺等因素影响,农信机构资金业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风险问题。 (一)面临日益严峻的内外部市场环境,加之疫情影响,金融市场违约风险不断加剧,农信机构资金业务面临较大信用风险;同时,面临货币市场资金价格偏低,导致存单、理财、债券等价格纷纷走低,农信机构进行资产配置难度加大,各类同业资产业务收益率创近几年新低,使得资金业务收益率同步下行,存在利率“倒挂”风险。 (二)农信机构面临资金业务起步晚、经验不足,存在资金业务规模过大、同业融出资金超比例、资金业务拨备计提不足等问题;同时,目前监管环境趋严,监管部门对农信机构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的力度也日益加大。 (三)一般农信机构监管评级较低,投资范围的受限,则会丧失部分可以提升资产管理效率的砝码,在利用富余资金压力将会持续加大,造成资金业务交易对手向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风险概率相对较高的中小银行倾斜;同时,部分农信机构大额风险暴露集中,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农信机构的投资收益与风险管理。 (四)资管新规正式实施,使得更多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农信机构利润波幅加剧,对净资产带来一定冲击。今年来,资金利率一直低位运行,一旦市场利率上行,农信机构投资的低利率业务将面临较大贬值风险。 二、对农信机构发展资金业务建议 (一)明确资金业务定位,坚守服务“三农”宗旨。农村金融机构一直走支农支小、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作为地方小法人,在坚持服务小微、服务三农的战略方针下,要明确资金业务为调整收入结构,优化资产质量,服务流动性管理的功能,要防止“脱实脱农”,审慎控制资金业务规模和发展速度,避免资金过度流入金融市场从而削弱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 (二)强化资金业务风险意识,推动资金业务依法合规。一是农信机构要着力纠正只重收益忽视风险的思维及偏好高风险投资、风控措施不落实等错误做法,严格限制资金业务经营杠杆,加强风险拨备提取,促进形成与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经营理念和投资策略。二是农信机构要应深刻研究监管制度,督促机构内各项业务合法合规运行,不得超过资质许可范围开展资金业务,不得超过规定的投资规模,不得违反结构性比例配置资产,要依法合规开展资金业务,严禁监管套利行为。 (三)坚持加强内部管理,持续提升经营规范程度。一是进一步完善各专项业务实施细则和操作流程,建立健农资金业务制度体系,通过设立投资决策委员会、投资策略委员会和同业授信委员会,制订运行细则,规范业务流程,完善业务授权书,明确授权范围和路径,确保制度能全面覆盖各项业务管理的要点,避免由于管理不到位导致资金业务风险。二是强化岗位互控,细化内设部室职能,岗位分工更清晰、职责更明确,如资金、债券业务,须设置前、中、后台,业务部门与资金清算部门、财务管理部须建立业务、资金清算、记账相制约的分工协作机制。三是加强检查整改,通过开展专项内部审计,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及时发现薄弱环节,认真做好整改,促进资金业务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四)建立风险监测机制,防范资金业务风险。一是在交易对手准入方面,动态做好交易对手黑白名单制的管理,对交易对手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评级调整等风险预警指标进行跟踪监控,实时动态地调整黑白名单,尽早采取风险处置措施;同时定期做好底层资产清单风险排查,做好底层资产的风险分类工作。二是农信机构应建立分层监测指标预警机制,根据监管要求和自身风险偏好,分别设置了触发值和目标值,对资金业务预警情况进行早介入、早处置,防范资金业务风险。 (五)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资金业务提质提速。一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人力资源部应加大量化分析人才、数量金融人才的招聘力度,补充专业人才向资金部门倾斜。二是统筹全系统资金业务优秀人才组建市场行情及策略分析团队,进一步加强市场信息搜集和分析研判,提供市场行情和交易策略建议,帮助农信机构更好地参与市场交易,防范市场风险。三是开展从业人员轮训、业务资格培训、高管人员专题培训,选派优秀员工到先进同业实践学习,拓宽视野,定期不定期地总结系统内外机构资金业务发展的成功经验,从整体上提高资金业务人员的市场分析和投资管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