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涉诈“资金链”治理,切实将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落到实处,三河农商银行积极落实上级监管机构关于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文件要求,在省联社、廊坊审计中心安排部署下,主动担当作为,不断压实风险防控责任,配合公安机关围绕“防增量”“清存量”“提质量”三张考卷,打好反诈“三场战役”,共同筑牢金融反诈防线。 完善组织保障,压实主体责任 ,打好反诈“围剿战” 。一是成立反诈工作领导小组。该行分管领导多次组织主管部门、基层网点负责人召开反诈专题部署会,研究打击治理电信诈骗工作,明确落实打击治理电信诈骗工作牵头负责部门和专职工作人员,统筹整合结算、拓展等相关条线力量,强化各部门工作职责和分工协作。二是制定反诈工作方案。明确全行2023年反诈工作目标、措施及奖惩等,对发生涉案账户网点的负责人、委派会计及经办人员进行约谈,同时,对发生涉案账户的网点进行全辖通报,让反诈工作有章可循。同时,成立以各支行行长为组长,全体职工为成员的防范电信诈骗工作小组,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三是建立专题培训机制。提高员工专业技能,强化反诈骗队伍建设,坚持每月对全辖各网点人员展开学习培训,通过观看反诈宣传片、分享典型案例、组织反诈知识测试等手段,结合反洗钱、柜面服务提升等工作,提升金融反诈技能专业性,持续增强识诈防诈“免疫力”,坚决守住反诈宣传责任“红线”。把预防电信诈骗列入晨会、例会当中,让员工了解并掌握最新电信诈骗动态、作案手法和特点,并组织全员进行反诈知识测试,切实提高员工识别、防范诈骗案件手段的能力。截至7月末,共组织反诈培训3次,参与培训234人次。 完善管理机制,强化源头治理,打好反诈“协同战”。一是完善客户尽职调查制度。依法依规识别客户身份、了解开户目的及用途,在开卡过程中做到多问、多看、多思考,同时,注重账户分类分级管理机制,针对客户特征、风险特征、了解程度划分账户级别,匹配不同账户功能,执行不同账户监测标准和持续识别措施。同时严格落实转账业务的提醒工作,在遇到转账金额较大的客户时,提高警惕主动询问,坚持做到“一看二听三了解四提醒”,谨防客户遇到电信诈骗,若发现可疑情况,立即停止汇款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从根源上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态势。二是充分利用警银联动平台。常态化进行开户重点人员核查。在办理开户业务前,核实反诈中心提供的禁止开户名单,查询客户是否存在涉案信息,发现存在异常开户情形,加强核查或者拒绝开户。针对疑似有组织开户、开立账户疑似用于出租出借或出售、冒名开户、持伪造证件办理业务等涉诈风险线索第一时间移交公安机关,助力公安机关破案。三是推进反欺诈平台系统。全辖32家营业网点统一上线农信反欺诈平台,通过技术手段防范业务风险.该系统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欺诈行为的侦测、识别、处理、记录和共享,同时加强事中对银行欺诈事件的预警和防御,对于风险级别较高的可疑欺诈交易,实时给予提示、预警或中止,有效降低欺诈率,控制风险,实现对电子渠道平台风险交易的全面监测。 注重宣培并举,强化反诈意识,打好反诈“阵地战”。一是及时进行总结提炼,加强宣传引导。围绕基层网点不断宣传反诈最新举措、日常柜面相关业务、遇到的典型事例等编发宣传简报,及时总结宣传经验、提炼心得感悟,在内部形成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的反诈文化“新阵地”。截至7月末,已发表反诈典型案例简报3篇。二是采取“网点宣传+社区外拓”模式,打造反诈宣传阵地。一方面在网点柜台区、信贷区、自助区及其他显著位置摆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页,通过电子屏、展板等载体投放宣传标语及图文资料,抓住厅堂“细碎”时间进行反诈宣传,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另一方面深入社区布置宣传展台、悬挂宣传标语、讲解防诈技巧,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引导群众下载安装。不断增强群众防范意识,远离电信诈骗。截至7月末,三河农商银行在辖内10个镇,累计组织开展4次反诈骗宣传活动,发放反诈骗宣传材料8600余份,切实提升了当地群众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帮助百姓守住了“钱袋子”。三是加强线上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利用公众号、抖音、美篇、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体传播优势,广泛解读相关政策,重点揭示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的犯罪手法和危害性,告诫群众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银行卡密码等重要内容,引导群众辨识骗局,增强防范意识。截至7月末,已制作1部反诈宣传视频,受众人数达18500余人次。 接下来,三河农商银行将坚守“金融为民”底色,践行“为民服务”担当,加强同公安机关、监管部门、政府部门、金融同业、主流媒体等在反诈方面的交流协作,开展反诈工作交流和信息分享,持续丰富人防技防手段,为坚决守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而笃行不怠,共同致力营造浓厚防骗社会氛围、维护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