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省联社2025年度工作会议精神,聚焦“1357”战略规划,从提升高度、挖掘深度、拓宽广度、瞄准精度四个维度发力,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第三道防线”作用,为衡水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顶层设计,提升内审高度。一是健全制度。对内审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完善,优化审计分级复核、审计回避等内审机制,规范提升内审质量。二是强化考核。加强审计项目质量管控,建立疑难问题定性认定机制和审计问题库,规范问题定性,确保审计结果客观公允。同时,起草审计工作定期考核评价机制,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以及审计项目质量进行考核评价,对重大审计质量问题实行责任追究,自2024年至今,共问责79人次,减发绩效工资3.47万元。三是强化联动。构建内审监督联动机制,成立联防联查工作小组,形成审计、合规、纪检等部室深度融合、有效贯通的“大监督”体系,推进条线部室纵向监督和监督部室横向联合,切实提升审计监督效能。 延伸范围,拓宽内审广度。一是延伸内审触角。在常态化开展全面审计、专项审计、突袭审计的基础上,聚焦信贷投放、不良清收、公司治理等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每季新增贷款亮账检查、关联交易审计等,切实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拓宽内审覆盖面。自2024年至今,开展全面业务审计检查1次、关联交易审计1次、新增贷款亮账2次、反洗钱专项审计1次。二是强化专项整治。定期开展重点领域内控专项治理,加大对信贷管理、员工管理、财务管理使用等多方面的审计检查力度,保障合规运营落地。三是创新特色审计。审计部与科技等部门联合开展强制休假、信息科技、绩效薪酬等特色专项审计,不断弥补管理漏洞,强化内部审计监督职能。 由点及面,挖掘内审深度。一是强化问题整改。针对内审发现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实行登记和销号管理,定期跟踪整改进度。不定时开展审计“回头看”,严把问题整改审核关,坚持见人见账见物,确保审计发现问题真整改、改到位。二是深化结果运用。全辖通报审计结果,依规追究责任,共享审计成果,优化业务流程,健全制度办法,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为精准决策提供审计依据。自2024年至今,共下发审计通报4次。三是转变思维观念。加强对被审计单位、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转变工作,将审计结果尝试性地运用于员工评级和综合考核等多方面,改变员工审计出问题就罚款的惯性思维,从根本上转变对审计工作的认识,有效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作用。 导向引领,瞄准内审精度。一是坚持质效导向。深化科技手段运用,充分发挥审计管理系统的“筛子作用”,每日对审计疑点推送逐笔筛查,加大数据比对和疑点信息分析研究,实现非现场审计与现场审计的有机结合,增强审计监督时效性和精准度。自2024年至今,核查处理疑点信息850条。二是坚持专业导向。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通过以审代训、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形式,对法律法规、内控制度、操作实务、监管政策等内容进行深入学习,确保审计人员准确理解各项政策规章制度要求,规范高效开展内审工作。自2024年至今,组织以审代训3次、集中学习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