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农商银行贯彻落实省联社关于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相关工作要求,将落实“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作为全年“首场战役”,坚持“干”字当头,以实的作风、严的纪律、高的标准,加强横向联动、纵向协同,出台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等一揽子措施,实实在在将政策暖意化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融暖流。 靠前发力,作出全局性谋划部署。一是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全省农信系统2025年度工作会议结束后,衡水农商银行第一时间成立“一池两新万企”行动领导小组,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新“双基”共建和新“三信”创建具体落实方案,召开内部动员会,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二是强化担当,主动对接。坚持靠前站位,主动作为,建立健全“横向联动、纵向协同”工作机制,2月5日,该行主要领导就“一池两新万企”行动向衡水市常务副市长进行专题汇报,得到领导高度认可,常务副市长当场安排市政府副秘书长、金融局局长主要负责同志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成立领导小组。2月7日,该行分别与桃城区人民政府、衡水市开发区、九洲国际博览城就“信用微企、信用微企园区、信用微企县区”创建工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以落实小微企业“四贷”长效机制和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为抓手,持续开展政银企对接,开辟小微企业申贷绿色通道,提高办贷效率,确保“一池两新万企”行动落到实处。三是夯实基础,推动落实。该行拟联合市委市政府建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作为召集人,市金融局牵头,市相关部门、各乡镇积极配合的“一池两新万企”工作机制,推动出台地方性政策措施,发挥强大政策合力。加强与行政审批部门合作,充分运用衡水智慧金融服务平台稳定引入外部数据,推动涉企信息“应享尽享”,提升获客精准能力。四是奖惩分明,经验共享。开展新“双基”共建和新“三信”创建网格化营销竞赛活动,明确推进路径和奖惩措施,发挥绩效薪酬和考核导向作用,并通过全行分享会、银企座谈会等形式,鼓励大家分享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积极氛围,截至2月8日,共营销企业75户,投放贷款5.61亿元。 聚焦重点,强化全链条推进实施。聚焦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依托人缘地缘优势,以“三大举措”扎实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基层。一是落实减费让利,激发机构愿贷动力。根据贷款种类、担保方式、信用等级程度、银企合作等具体内容确定不同的贷款利率定价,对小微企业实行优惠利率。二是优化信贷审批流程,提升机构能贷能力。对清单内的小微企业融资项目开辟绿色快速通道,通过电话、视频会议审批等方式,加快审批进度;开办贷款“直通车”业务,根据“一次授信,随用随贷,总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原则,在授信期间和授信额度之内由信贷部门直接办理贷款手续,进一步优化贷款操作程序和审批环节。三是加快产品创新推广,满足客户多样化融资需求。以“客户体验为中心”,针对小微客户创新推出“小微企业助力贷”等特色产品,最高授信额度达1000万元,执行利率较一般贷款低1-2个百分点,可循环用信、随借随还,到期可办理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业务,切实纾解地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四是开展新“双基”共建,引领乡村振兴新浪潮。全面开展以服务新市民、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新业态为重点的新“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进一步扩大服务内涵和外延,为农业农村小微企业发展生产开辟便捷高效的融资渠道。 深化落实,开展全方位走访活动。主动出击,深入园区、社区、街道、乡村,了解小微企业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广泛开展走访。一是全面启动“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各行社深入园区、社区、乡村,全面摸排小微企业情况,对推送的小微企业名单逐户走访,对照“合规持续经营、固定经营场所、真实融资需求、信用状况良好、贷款用途依法合规”5项标准,问需于企、问计于企,做到应贷尽贷。截至1月末,已对接走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合作社6810户,发放各类宣传材料5000余份;通过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发放贷款75户、5.81亿元。二是落实金融服务专员机制。选派业务骨干为企业日常联络服务专员,深度参与“申报清单”和“推荐清单”两张清单形成和专班走访活动,掌握企业经营动态、金融需求,宣讲金融政策、产品服务,解答企业金融融资问题。三是建立常态走访对接机制。以“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为目标,通过上门走访、邀约座谈等形式,与企业主要负责人或财务主要负责人进行面谈会商,及时跟进企业经营发展、困难问题、金融诉求,及时更新服务方案,完善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四是实现快速办贷响应,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把握贷款节奏,在风险可控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办贷流程,建立一天受理、两天专人对接、三天上报审批的“123”贷款快速响应机制,努力做到“企业有需要、我们马上到,企业有期盼,我们马上办”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