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省联社和审计中心年度会议精神和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在我行落地见效,按照“一池两新万企”要求,我行结合县域实际,第一时间抽调精干力量,面向经济开发区、大营片区成立两个工作专班,与县域“三农”各类投资主体深入对接,探索“政府+银行+企业”信息共享新模式,在原有“双基”共建基础上,筛选新市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新业态,为企业建档立卡、评级授信,加速创建“信用微企、信用微企园区、信用微企县区”,先行为城乡资金、资本要求有序流动打下基础。 整合优势资源。积极探索构建银政企合作平台,做实客户大走访活动,了解政策导向和企业融资需求,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金融支持,拓展业务范围和市场份额。依托数字化转型,对网点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对网点硬件设施的全面升级,完成新型网点建设16家,重塑客户服务体验,提升工作准确性和业务处理效率。加强前中后台的协同发力,整合各部门的信息和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流通,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对现有的信贷产品进行整合优化,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体系。推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和客户偏好的“零售易贷、电商易贷”等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夯实数据基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数据治理架构,成立数据治理委员会,负责监督、评价数据治理成效,确保数据治理工作的顺利推进。将数据治理作为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数据治理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制定数据质量考评标准,定期开展数据质量考核,确保数据质量的稳步提升,建立数据质量检查制度,对数据质量进行日常监控和定期检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为业务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业务规律和趋势,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建强人才队伍。加大对信贷人员教育培训力度,夯实收集数据的质量和基础,熟悉和掌握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特点、风险以及使用场景,以便为客户提供适用的产品和服务。掌握数据分析和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提升沟通能力,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需求分析,并为其量身定制贷款方案。 强化信贷人员的合规经营意识,确保在业务操作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建立科学、公正、透明的绩效考核体系,将员工的业绩、贡献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纳入考核范围。通过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实现员工的优胜劣汰和激励约束。
|